当前位置: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闻中心 法院要闻
努力为淮安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法院贡献
时间:2020-10-26  来源: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

1.jpg

10月23日,在市委召开的调研重点改革任务推进会上,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章润汇报全市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情况。

2.jpg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重要论断,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持续加大司法供给侧改革力度,增强服务能力、提升保障水平,努力为淮安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法院贡献。市法院在全省率先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三大司法制度支撑”,被省法院向全省法院推广。在2019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淮安地区“企业破产办理”指标位列全省第三,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9年度营商环境建设优胜单位”。在省工商联发布的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报告中,淮安地区商事司法指标98.95分,为全省最高。

防控风险、保护产权,

营造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

3.jpg

充分发挥刑事预防打击功能,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针对涉黑恶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我市非法采砂、强揽工程等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8份,全部收到反馈。出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向企业发送“应对疫情法律风险提示50条”。扎实推进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在全省率先建立防范打击“套路贷”长效机制,被省法院向全省法院推广。向市委报送问题楼盘涉诉涉执情况的调研报告,出台妥善处置问题楼盘的专门意见,协助处置全市问题楼盘16个。强化善意执行理念,尽可能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

树立规则、形成导向,

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4.jpg

紧扣市场主体有序竞争需求,厉行规则之治、彰显导向功能,促进市场平稳规范健康发展。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推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经营运作。正确处理公司股东之间的关系、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全市法院行政诉讼案件继续呈现收案总数下降、行政机关败诉率下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上升“两降一升”的良性运行态势。

激发活力、助力转型,

营造创新开放的发展环境

5.jpg

建立以提升“办理破产”质效指标《实施意见》为中心的“1+5”制度体系,保障破产案件应收尽收、高效办理。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按照“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先后帮助4家企业转危为安、重获新生,引导61家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累计盘活厂房、土地45.68万平方米,释放沉淀资产2.61亿元,安置企业职工1413人。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审结涉“飘安”“洋河”“今世缘”等知名商标案件154件。公开审理由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安部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四部门挂牌督办的“2·22”销售侵权盗版出版物案。与市台办联合出台助推台商台企发展的16条举措,向上级法院申请推进台商台企纠纷跨区域集中管辖。

提质提速、压降成本,

营造便捷高效的解纷环境

6.jpg

实质化运转金融、保险、非公企业等商事纠纷联动调处平台,升级改造“无讼淮安”在线多元调解平台,吸纳全市15个商事调解组织、136名商事调解员入驻,线上化解商事纠纷412件,被评为“2020年全国智慧法院建设十大创新项目”。制定提升“执行合同”质效指标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全流程推进商事审判机制改革创新。深化商事领域“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强化案件审限管理,全市法院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78.63天,同比减少3.74天。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案件作为重点执行案件,今年以来执结涉企案件5171件,为企业实现债权12.68亿元。

务实举措、优化体验,

营造阳光便民的服务环境

7.jpg

紧扣市场主体服务便捷需求,积极做实便民举措、做强惠民载体、做亮为民品牌,全方位提升市场主体的司法获得感。扎实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升级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远程阅卷等服务,上线网上扫码缴费功能,实现立案事项“线上可办、一网通办”。在全市建成9个“24小时自助法院”,提供自助立案、自助打印、自助材料收转等服务,建成“淮法云达”法律文书集约送达中心,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获得电话、短信等电子送达服务。精心打造“法润民企”活动升级版。组织开展“啄木鸟”法律体检行动,为共创草坪等20余家在淮企业提供个性化“诊疗”服务。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破产审判、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题新闻发布会11场次,发布审判白皮书9份、典型案例83个。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调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建设“四个淮安”目标任务,全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为构筑投资热土、兴业福地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供稿:赵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