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杲杲,金风送爽。在第41个教师节当天,淮阴师范学院的校园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她并非执教于三尺讲台的教授,而是淮安中院民一庭副庭长黄春丽。这一天,她为淮师研究生院2025级240余名新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法治第一课”。
与往常的学术讲座不同,这场讲座洋溢着庄严而亲切的法治氛围。课堂上,黄春丽法官并未过多阐述深奥的理论,而是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入手,将法律条文融入研究生们即将面临的真实生活场景。
“网络购物遇到纠纷,该如何维权?”“自愿参加有风险的体育活动受伤了,谁来担责?”黄法官结合审判实践,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住房租房纠纷讲到个人信息安全,从网络购物纠纷延伸到生活中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一个个贴近校园生活的案例,让原本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
研究生院副处长杨颖表示,将法治教育作为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旨在通过帮助学子们掌握法治知识、增强法治能力、提高法治素养,为他们扣好法治第一粒扣子,勉励他们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人生道路上能够知法、守法、用法。
据悉,淮安中院近年来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与淮阴师范学院研究生院探索开展院校联合共建工作,组织法治讲座、法院开放日等普法宣传实践活动,这种院校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法治教育形式,让学子们不仅能够“听”法治,还能“看”法治、“悟”法治,让法治教育从“纸面”走向“实践”,从“耳边”走进“心间”。(马盼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