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闻中心 全媒体宣传矩阵 媒体聚焦
“无声奉献”的背后——记淮安中院信息化工作团队
《江苏法治报》2021年12月17日
时间:2021-12-17  来源: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

□本报特约记者 赵大为

裁判文书上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庭审现场不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但是每一份文书、每一场庭审甚至每一个画面、每一通电话都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淮安中院信息化建设阵地上,这支由共产党员为主体的团队,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参与院里组织的“做先锋、争前列”旗帜行动,在无私奉献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保障审判执行工作顺利开展。

将奉献作为本分:

无论多么辛苦,他们从无怨言

“来得早啊!”12月8日早上6时多,早到的干警遇到审管办蔡传文,热情地打招呼。同事们不知道的是,蔡传文来得比想象中更“早”——他已经在机房忙活了一夜。机房日常维护中发现原因不明的小故障,虽然不影响机房整体运行,但是担心小故障拖成大故障,蔡传文带领信息化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解决,他们采取“试错”的方法,在终端实验性地安装线路后,再跑到显示器处查看是否出现问题,没发现问题则换一条线路继续试,从下午2时多一直到第二天凌晨终于查明是两个服务器不兼容的原因。信息化团队并没有休息太久,一上班就联系厂家购买兼容的服务器。

这是信息化团队工作的常态。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相关工作必须一次性处理到位,不能拖延,所以信息化团队提前上班、延迟下班、周末加班、节假日加班是家常便饭,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都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从无怨言,默默奉献。据统计,近三个月,信息化工作人员参与信息化软件维护251次、网络运维109次,排除硬件故障178次,并完成法院互联网施工部属、机房PDU及UPS系统更换等项目。

信息化工作团队成员都是年轻人,不少人孩子还很小,家庭很多事情也需要他们投入时间精力,但是他们面对工作任务从不推诿、从不埋怨。一天深夜,信息化工作人员王瑞突然收到了系统发出的警报,提示可能发生了故障。王瑞赶紧起床,匆忙告知被惊醒的家人后就风风火火赶到了法院,来到机房,查看一番后发现是“虚惊一场”。知道此事的人打趣问:“这一趟不是白跑了?”王瑞笑呵呵地说:“没发生故障不是更好吗?不来一趟,心里念着这个事也睡不着了啊!”

法院内网涉及面更广,无论办公室还是法庭、谈话室都离不开法院内部网络系统。内网升级期间,为了加快进度,信息化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负责具体落实的朱硕懋跑遍了全院每一个法庭和谈话室,在烈日下扛着沉重的一捆捆数据线爬上爬下,常常是累得一身汗。

把更好作为标准:

干警没想到的,他们替大家想到

今年,淮安中院“六专四室”信息化系统得到最高院批示肯定,警务指挥中心也在全国范围推广,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再次升级,“军功章”也凝聚着信息化工作人员的汗水。驻看守所法庭建设期间,石磊等信息化工作人员既要考虑审理案件的需要,又要注意看守所的安全要求,还要结合看守所的实际条件,他们总是列出多个方案,从中选择最佳选项,最终法庭的质量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下转C版)

(上接A版)

今年南京疫情爆发,为充分保障疫情期间当事人诉讼权利,确保诉讼不打烊,淮安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出“安澜云审”庭审系统,将互联网资源与法院庭审活动深度融合,可以将身处不同场所的审判人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接入同一个庭审系统,实现同步录音录像,同步显示庭审笔录画面和各参与人员画面。

信息化工作人员连续作战,仅仅用了两天两夜就装置好三个法庭。安装“安澜云审”意味着线路重新架设和系统的大幅改动,从表面看,“安澜云审”法庭似乎仅仅比其他法庭多了一个电视屏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人员坚持高标准,线路全部从地下连接,机房里的几十根线路也被包裹在柱子里,没有影响法庭的美观,保证了庭审的庄严。疫情期间的庭审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肯定,“安澜云审”系统被多家媒体报道推介。

院里有些法官特别是老同志视力下降、腰椎不好等,在电脑前写一份裁判文书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信息化团队发现这一情况,及时为部分法官配备语音转写话筒,直接将语音转化成电脑上的文字,提高办案效率。

合同纠纷等案件需要计算多笔利息,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审判人员往往需要反复计算甚至多人计算。对此,信息化团队设计出多笔利息Excel计算表格,只需输入每笔借款、违约金等的本金、起算日、截止日及计算标准即可自动计算出天数和利息数额,既快又准,让审判人员大呼方便。

办案系统中,上诉状等文书均是以图片或PDF格式上传,法院判决必须对这些法律文书进行回应,法官撰写法律文书引用其中的内容时需要重新逐字输入,效率低还容易出错。信息化团队主动上门为办案人员电脑安装“图片转文字”的相关软件,并一对一教大家如何使用。

这一切,让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干警们称赞信息化工作团队:“干警想到的,你们做到了;干警没想到的,你们替大家想到了。”

把需求当成命令:

只要审判执行工作需要,他们就全力以赴

随着淮安“智慧法院”建设的全面展开,法院的信息系统、业务系统、虚拟化系统覆盖范围不断扩展,网络设备及各种计算机终端急速增长,信息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中院信息化团队把工作需要、干警需求当成命令,急工作所急,想干警所想,全力做好信息化保障工作。

日常信息化维修服务也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一方面,干警们可以通过智慧后勤系统填写上报故障,另一方面,信息化工作人员还建立了“信息化运维”微信群,让干警报送维修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目前群成员已经达到285个,基本上每个办公室都有人在群里。“打印机卡纸了”“电脑页面无法打开”“干警邮箱打不开了”……信息化工作人员平均每天收到各种维修任务十多条,大部分都在半个小时内解决。

朱震斌曾经负责日常运维,后来改为负责会务保障等其他信息化工作,但是平时大家总会习惯性地喊他帮忙,朱震斌从不推脱,默默地把“分外事”干好。对于干警办公室调整、新进人员安置等情况,信息化工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完成系统安装、网络配置等工作,不少干警开完一个庭审或结束外出调查,回到新的办公室,发现办公设施已经完全安置好,完全没有影响工作。日常工作耗材涉及面广,工作量很大。信息化人员既热情服务干警需求,又做好规范落实相关要求,认认真真地做好登记。

话筒发言、视频连线、大屏展示……每一场会议都离不开信息化工作,因为疫情原因,线上会议变得多了起来,给信息化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信息化工作人员潘禹含负责这项工作,接到会议任务后她都会主动询问会议方有何具体要求,提前一天布置到位,并提前几个小时到会场进行测试,在会议期间盯着屏幕随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画面清晰、声音响亮的视频会议让大家感觉和日常开会没什么两样,而这背后是信息化人员的默默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