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赵德刚 本报通讯员 崔振社 陈俊声
10月29日下午,在全国法院“六专四室”规范建设视频调度会上,淮安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章润代表淮安法院在会上作“六专四室”达标建设经验介绍。主持召开会议的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司法警察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警务处处长肖利纯认为,淮安法院在贯彻落实上级法院此项工作中站位高、谋划超前,工作推进扎实迅速,注重细节,在未明确规定的方面能够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完善,其建设经验和做法值得全国法院学习。
率先达标形成淮安模式
今年初,为了保障法院审判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最高人民法院专门下发文件,对人民法院专用囚车、囚车库、羁押通道、电梯、桌椅、卫生间和羁押室、监控室、警用装备室、枪弹室等设施装备规范建设提出了明确标准和要求。
淮安两级法院瞄准“在全省率先达标,形成淮安模式,树立淮安品牌”的总体目标,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高质高效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形成了淮安模式。此举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省法院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有关经验做法已在全省法院系统转发。
据介绍,淮安法院将“六专四室”达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专门成立“六专四室”领导小组,对照建设要求,进一步梳理细化了36项“责任清单”,纳入工作责任目标考评体系,按期进行督办。针对最高法院下发的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后,立即启动“六专四室”建设运行模式,督促各基层法院对标找差,细化10个方面99项建设内容,不断完善《建设方案》。
精准排查抓好关键点
确立“全省率先”的目标定位后,淮安中院党组先后多次召开各类会议,在政策资源上全力给予支持保障,为“六专四室”达标建设做好了思想、组织和工作上的准备。同时,召开全市法院“六专四室”建设预备会议,把建设标准要求向“六专四室”领导小组及法警队、行装部门逐条予以解读,并建立网上专人答疑制度,遇有问题迅速予以解答指导。
“前期,我们组织对全市各基层法院的建设情况开展排查和自查、梳理,形成了10个类别140条问题清单。建设过程中,由分管院领导带队,‘家家到、逐个过’,现场督查各基层法院问题排查情况,并将问题清单列表公布,督促各法院对照新标准再次组织深排细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整改时限。”章润介绍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淮安法院先后召开司法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六专四室”推进会,对各法院达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问题整改标准和时限,邀请上级法院领导和技术专家进行答疑解惑、帮带指导。同时,通过网上调度的方式,对“六专四室”建设开展专项督察,对问题较多的法院现场督办指导。
全力协同有序推进
按照省法院关于“建设主体是行装部门,使用主体是警队”的要求,淮安法院行装、法警部门在具体建设中按照各自分工,密切联系,协同配合,担当作为。
为了在全面督查中着力补齐差距短板,淮安法院专门成立“六专四室”建设督查组,在落实日督查、周调度、月通报等制度的基础上,坚持明查与暗访、专项督查与联合督查、交叉督查与远程视频督查相结合,倒逼达标建设提质增效。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重难点建设项目,淮安法院坚持实地调研、协调各方,与基层法院共同研究破解办法,并积极争取省法院的支持。针对督查中发现的少数基层法院建设标准把握不精准、问题整改不到位等情况,先后下发督查建议书12份,督促完善整改措施,坚决堵塞质量漏洞。
同时,淮安法院还积极探索司法警察队伍与“六专四室”设施装备最佳结合的训练路径,狠抓“六专四室”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操作使用,着力强化实兵、实情、实景下的安全保障训练和应急处突演练。深入分析研判近年来全国法院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和案发特点,推演排查事故发生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处突行动预案,规范监控管理、安全检查、庭审警务保障等5项规定,细化院庭长庭审保障、案件风险评估、反恐防暴、强制执行等4类方案,确保了“六专四室”功能充分、运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