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专题专栏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江苏法制报》3月26日头版:为了鲜花盛开 为了美丽永恒
时间:2013-03-2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
 
《江苏法制报》3月26日头版:
 
为了鲜花盛开 为了美丽永恒
 
——淮安市淮安区法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实践综述
 
 
□本报记者 陈 坚 本报通讯员 施荷生 李鸿雁
 
 
  人们常说“世界因为女性而美丽”“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但侵害妇女儿童权益之事仍时有发生,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艳阳天。2011年淮安区法院被淮安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淮安区法院“婚姻家庭纠纷巡回法庭”受到省妇联表彰。今年3月,全国妇联授予淮安区法院“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密织妇儿维权保护网
  记者走进淮安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妇儿维权工作室”的牌子赫然挂在醒目位置。追寻工作室的成立,得从一起赡养案件说起。
  2012年3月的一天,一位七旬老太颤巍巍地走进诉讼服务中心,中心主任陶文花询问得知这位严姓老奶奶家生有四个子女,却不赡养老人,找过村委会、镇政府,但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只好向法院求助。陶文花不忍心再让她去写诉状、等开庭,当场费尽周折地将其四个子女通知到法院,最终以“四子女每月给付1200元”圆满解决纠纷。
  事后,陶文花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及此事,引起了院长颜赤的注意。她在肯定做法之余,找来分管领导询问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开展情况,要求“机制上再完善,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儿童们更多的关怀”。这一要求直接促成了该院妇儿维权工作的“两个延伸”。
  何为“两个延伸”?指在已有的“少年案件审判庭”和“妇女维权合议庭”基础上,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妇儿维权工作室”,把维权工作向前延伸至立案环节;在执行局成立“妇儿案件执行组”,把维权工作向后延伸至执行环节。这一做法,一改过去只抓审理的做法,补齐了工作的两块“短板”,有力提升了维权效果。
  工作室成立一年,累计调解涉妇儿权益纠纷57件,涵盖赡养、抚养、监护权变更、探视权行使等多个方面,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上真正做到了优质高效。“十年债务十天清,原告被告都省心……”这是一对妯娌寄给法院大红感谢信中的一段话,一笔借款她们要了十年无果,在工作室法官的努力下,仅仅十天就得以追回。
  与此同时,审理、执行法官也在为维护妇儿权益而奋力拼搏。“感谢陈法官,她始终把维护我们的权益放在心上,让我们当庭就拿到了赔偿款,给我们这个不幸的家庭以安慰……”交通事故中失去丈夫的吴女士,专门写信给颜赤院长,要求公开表扬交通事故巡回法庭陈国兰法官。
  “为了外乡人的一个小案子,你们不辞辛苦,秉公办事,不愧为总理家乡的好法官。”为了帮浙江女孩小罗追回3200元债权,执行局何春新、吕海宏两位法官先后五次在农村被执行人张某的家门口蹲守到深夜,终于堵住张某执结此案。此举深深感动了小罗。她刻意要院长号码,发来短信表达感谢。
  22封感谢信、13面锦旗,是对淮安区法院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最好肯定,至高褒奖!院长颜赤在中层干部会上全文宣读小罗的短信,动情地说:“获得的奖杯再多,在我心目中也比不上这个重要!”
  “司法引航”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妇女儿童维权的好坏,一个重要方面要看青少年维权开展得怎么样。从十年前创成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到三年前成立单独编制的“少年案件审判庭”,再到如今打造青少年成长“司法引航”工程,淮安区法院用十年的时间“磨一剑”,终于迎来了如今的“花满园”。
  “7被告人、11被告人、27被告人……”,多为学生参与的聚众斗殴案件,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留守儿童教育令人担忧,一个个问题如同重锤击打着淮安区干警的内心。如何保护青少年的权益,让他们健康成长?
  很快,《青少年维权工作五年规划》火热出炉。2010年2月,少年案件审判庭经编委批准成立,成为淮安两级法院首个有编制的少审庭。
  “模拟法庭”“庭审进校园”扎实开展,把法治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每逢“12·4法制宣传日”,由该院主办,司法局、教育局等协办的“与法同行”全区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至2012年已举行了三届,成为淮安区一项普法工作品牌。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航行,那么少年审判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广大青少年在‘青春启航’阶段扬好帆、掌好舵。”颜赤在与少审庭法官座谈时语重心长。随后,该院全面实施旨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司法引航”工程。
  青少年爱上网,法院就开微博、建QQ群,用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沟通。打开新浪网“淮安区法院青少年维权”微博,一株幼苗在“心形”手掌中茁壮成长,充满生机与希望。微博开通一年,发贴300余条,浏览量人次逾10万,已经成为青少年普法维权的绿色通道。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不愿吐露心声,该院特别寻求心理专家的支持,成立“春晖心灵会话室”,为青少年搭建倾诉内心的秘密花园,与38人次坦诚交流,为他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2012年9月,学生关某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向少年庭马晓明庭长报喜。然而仅在一年前,他还因犯聚众斗殴罪正惶惶不安地等待法庭的审判。半年前的他,在被判处缓刑后入学无门,为了帮他圆“大学梦”,马庭长几番奔波协调,重进校门的那一刻,小关泪如雨下。
  缓刑犯入学难、就业难的问题如不解决,让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就是空谈,小关的事情促使马庭长加快了爱心就学(业)基地的建设步伐。通过努力,三家爱心校(企)给予鼎力支持,就学(业)基地于同年11月挂牌成立,至今已接纳6名学生,组织技能培训2期,80余人参加。
  2012年11月22日,“司法引航”工程相关做法在《江苏法制报》头版刊出,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史国君当日批示:“引航工程有特色、有亮点,可在全市法院推广。”
  “法护家园”一路相伴同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司法实践中,淮安区法院并不满足于就案办案,而是主动加强与妇联、民政等部门的合作,合力推进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这与2012年淮安市妇联、淮安中院号召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法护家园”行动的部署不谋而合。
  淮安区民政局门口,悬挂着一块印有“婚姻家庭巡回法庭”字样的牌匾,看上去毫不起眼,然而这却是一个受到江苏省妇联表彰的省级品牌工作室。在妇联、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淮安区法院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联动调处机制,前移纠纷化解防线,挂牌不到8个月,巡回法庭就累计接待咨询3200余人次,调处纠纷223起,百余对夫妻盛怒而来,被法官好言相劝后喜颜而归,该院也被表彰为全市“法护家园”工作先进集体。
  每年3月是淮安区法院的“三·八妇儿维权月”。3月8日,该院按惯例组织女法官来到拥有千年历史的漕运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宣传活动。“小孩被判给男方了,他们不让我见小孩,怎么办?”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女性前来咨询。“你依法享有探视权,对方如不配合可寻求法律保护!”少年庭钟法官明确答复。钟法官工作仔细、性情温和,是全院公认的做婚姻案件当事人工作的高手。
  “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类纠纷,平时能向你们请教吗?”一社区工作人员也来“凑热闹”。“行啊,我们特地制作了名片,上面有我们的电话,随时欢迎你拨打‘法官热线’”,妇女维权合议庭万法官俏皮的回答引来了周围群众的笑声。可别小瞧万法官,她两年审结离婚纠纷153件,调撤达126件,被表彰为全市“法护家园”先进个人。
  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成为法官牵挂的对象。该院积极开展“爱心助成长”等活动,19名青年志愿者与贫困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资金近5万元。苏嘴镇贫困女孩小苏每月都会收到法院大姐姐资助的300元钱,中秋等节日,法官阿姨、姐姐们还会来看望她。“我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有用之材,报答她们。”小苏在日记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