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朱某与某保险公司、孙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综治中心+示范文本”助推道交纠纷高效化解
【基本案情】孙某驾驶机动车与朱某驾驶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朱某受伤住院治疗。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朱某到淮阴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要求孙某、某保险公司支付相关费用。
【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情况】朱某来到淮阴区综治中心,淮阴区法院前端分流导诉人员引导朱某至要素式诉状填写工作台,辅助其填写《交通事故纠纷要素式起诉状》,帮助朱某根据实际情况厘清诉求、条目式填写“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十余项法定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并告知其可以选择区综治中心道交事故一体化调处窗口进行调解。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调解人员联系孙某及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指导填写要素式答辩状,通过“两状”比对锁定诉辩差异,调解员随即向双方释明相关赔偿项目与赔偿标准,并就误工费、护理费等项目进行调解。仅用2日,双方在调解人员的主持下就该起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并向淮阴区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典型意义】交通事故纠纷作为民事纠纷中常见、高发的纠纷类型,当事人在主张权益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法定赔偿项目、范围、标准的准确认知,存在主张的赔偿项目混杂、赔偿金额混乱等问题。淮阴区法院充分利用“两状”文本的优势,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快速兑现,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一是主动引导使用文本,提升当事人诉讼能力。本案中,朱某借助要素式起诉状明确的十余项赔偿项目及金额,孙某、保险公司针对朱某的主张,应用要素式答辩状提出异议。双方当事人通过“两状”充分表达自身诉求与意见。此举成功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普遍存在的原告“不会写、理不清”的诉请困境以及被告异议“不针对、不清楚”的常见问题。二是填写项目一一比对,有效聚焦核心争点。调解人员通过“两状”比对,发现双方对于事故事实、责任认定以及赔偿项目无异议,争议焦点集中在赔偿标准上,遂通过类案指引的方式向双方释明赔偿标准,解决双方在赔偿金额上的意见分歧,充分消解当事人疑虑,高效完成调处。
案例二
王某等与某科技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示范文本+先行调解”推动批量劳动争议纠纷实质化解
【基本案情】淮安某科技公司因经营方向调整,与王某等5名员工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约定自2025年8月31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关系,确认欠付劳动报酬、补偿金等金额,并出具离职证明。因某科技公司一直未支付上述费用,王某等人诉至经开区法院。
【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情况】王某来到经开区综治中心法院诉服窗口,询问能否提供简易的诉状模板,方便准备起诉材料。经开区法院诉服团队即刻引导其至诉讼服务专区,现场指导填写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示范文本。王某表示另外4名同事身在外地,一时无法赶到现场立案,诉服人员遂向其推荐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在程序界面可以下载示范文本电子版,并进行线上填写。王某等人遂根据示范文本相关提示,通过勾选、填空等方式梳理案情,列明主张的劳动报酬、补偿金等项目及金额,并准备相关材料。立案人员收到王某等人提交的起诉材料,迅速提取示范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半个小时完成立案。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经开区法院委托特邀调解组织苏圆民商事调解中心开展先行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通过梳理要素式起诉状及相关材料,很快明确王某等劳动者与某科技公司均已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各方对欠付的劳动报酬、补偿金等金额已书面确认;争议焦点在于对付款时间没有明确。调解员立即组织调解,引导各方就付款时间达成一致,并向经开区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批量纠纷得以实质化解。
【典型意义】本案系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答辩状应用案例。一是应用示范文本更加方便诉讼。本案中,劳动者一方人数较多,诉讼服务人员向原告宣传要素式起诉状的优势,引导其现场填写诉状,同时提供电子版起诉状示范文本下载链接,方便远程当事人使用手机线上填写。二是应用示范文本有利化解批量纠纷。通过系统梳理要素式起诉状,调解员发现各方对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异议,争议焦点在付款时间。调解员通过耐心沟通,最终促成各方分别达成调解协议,妥善化解批量纠纷。三是应用示范文本助力提升调解效率。通过示范文本归纳争点,再交由调解组织对照进行调解,使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以先行调解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案例三
张某与王某买卖合同纠纷案
——要素式诉辩状精准指引诉求、聚焦争议高效解纷
【基本案情】张某经营服装批发,王某自2018年7月起持续在张某处批发服装用于销售,至2019年底累计拖欠货款23900元。此后张某多次向王某催收欠款,但王某一直推诿拖延,拒不履行支付义务,张某向涟水县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情况】张某向法院提交传统起诉状,仅要求王某支付拖欠的货款本金。法院诉服人员提供“一对一”服务时,发现该案符合示范文本适用情形,遂主动向张某介绍示范文本“要素清晰、指引明确”的优点,引导其使用要素式起诉状,张某表示同意。
在填写要素式起诉状时,张某注意到文本中专门列明“延迟给付价款的利息”核心要素栏,当即咨询利息主张的可行性。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告知其有权向违约方主张逾期付款利息,且要素式文本已明确指引利息计算依据、起止时间等关键信息,便于精准提出诉求,张某随即决定补充该项诉求。
立案后,王某收到张某的要素式起诉状,对照法院提供的答辩状示范文本填写。其对拖欠货款金额无争议,针对“逾期付款利息”主张,在答辩状中注明“利息金额较高,希望仅支付本金”。在征得双方意见后,涟水县法院委托调解员开展先行调解工作。调解员依据要素式诉辩状梳理的案件要素及证据清单,精准锁定争议焦点为“逾期付款利息是否应当支持及计算标准是否合理”。随后调解员向王某释明逾期付款利息是对守约方损失的弥补,同时结合双方长期合作基础引导换位思考。经几轮沟通,双方达成一致,王某分期向张某支付货款本金,张某自愿放弃利息主张。
【典型意义】本案系买卖合同纠纷中要素式诉辩状示范文本应用的典型案例。一是及时补齐诉求内容,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传统诉状易因当事人法律认知不足遗漏关键诉求,要素式诉状通过清单化罗列核心要素,为当事人提供清晰指引。本案中,示范文本明确的“延迟给付价款的利息”要素,配合诉服人员的专业解读,帮助张某知晓并主张合法权益,避免因诉求不全导致损失,充分彰显示范文本在补全当事人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简化传统诉状写法,提升诉讼流转效率。买卖合同要素式文本采用表格式、要素化设计,将复杂文书转化为“填空题、选择题”,降低当事人书写难度。当事人无需自行梳理法律要点即可快速完成诉辩,既节约成本,也为后续高效审理奠定基础。三是有效归纳争议焦点,助力实质化解纠纷。调解员以要素式诉辩状为依据,快速剥离无争议事实,精准锁定利息争议焦点,使调解直击要害、避免无效沟通,为同类纠纷的高效化解树立可复制样板。
案例四
陈某与赵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要素式起诉状为高龄出借人筑牢权利保障
【基本案情】陈某,85岁,识字不多,常年独居。2024年初,赵某以生意周转为由向陈某借款,陈某将积攒的8万元养老钱分两次借予赵某,赵某出具借条。此后一年,赵某断续归还1.5万元,剩余款项经陈某多次催要未果。陈某年事已高,既担心血汗钱无法收回,又因不懂法律而求助无门。2025年9月,陈某在社区工作人员建议下,前往金湖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情况】面对陈某表述不清且对法律程序一无所知的情况,金湖县法院“涉老诉讼服务专员”主动出示《民间借贷纠纷要素式起诉状》示范文本,以拉家常的方式帮陈某整理“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借款利息”等信息并对应填入要素表格。同时协助陈某整理并列明原始借据、取款记录、银行回单、通话记录等示范文本附带的证据清单。整个过程,陈老太只需回答“什么时候”“借了多少”“还了多少”等具体问题,不再担忧传统法律文书格式要求。
这份条理清晰的起诉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基本案情和关键证据一目了然,特别是还款记录反向印证了借款关系的真实性,让赵某难以否认基础债务。赵某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不再纠缠于细枝末节,承认了借款未还的基本事实,争议焦点迅速收缩至“还款方案”上。
基于要素式起诉状确立的清晰事实框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先行调解工作得以高效开展。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赵某分三期向陈某归还剩余借款本金6.5万元,若任一期逾期,则需额外支付违约金。金湖县法院当场出具民事调解书。
【典型意义】本案系民间借贷纠纷中要素式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的典型案例。一是破解能力壁垒,实现诉讼服务均等化。要素式起诉状有效解决了高龄、低文化程度当事人“写状难、举证难”的现实困境。它将复杂的法律诉求分解为通俗易懂的填空项,在导诉人员辅助下,当事人朴素的维权行为转化为规范有力的法律主张,确保司法服务公平惠及每一位群众。二是精准固定无争议事实,大幅提升解纷效率。相比于传统诉状可能存在的重点模糊、叙事冗长等问题,要素式诉状通过其结构化设计,梳理争议事项脉络,使“借多少、还多少、欠多少”等问题一目了然。不仅便利了原告举证,还有利于归纳双方争议点,为快调快审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引导实质解纷,促进社会和谐。要素式诉状客观、清晰呈现案件全貌,降低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对抗情绪,促使责任方更倾向于通过和解、调解等高效方式了结纠纷。
案例五
张某与某酒店劳动争议执行案
——示范文本促进主动履行、助力执行“加速度”
【基本案情】2023年12月起,张某受聘在某酒店工作。因经营不善,某酒店拖欠张某工资28000元未付。经多次催要无果,张某诉至盱眙县法院。后经调解,双方达成某酒店每月向张某支付欠付工资5000元、直至付清为止的调解协议。但此后某酒店拖延履行,张某遂申请盱眙县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执行书示范文本应用情况】张某来到盱眙县法院执行服务中心申请强制执行,其自行准备的书面申请书内容缺失,遗漏执行依据、财产线索等关键要素。执行立案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向其介绍了执行申请书示范文本的优势,该示范文本以表格和填空的方式将申请执行所需的信息详细列明。经工作人员释明后,张某了解相关流程并主动要求现场填写《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张某在执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引导下逐项填写执行依据、申请执行标的等内容,并根据示范文本的提示准确填写某酒店的固定资产、车牌号、收款账号等财产线索;整个填写过程仅用时十分钟。
随后,盱眙县法院当日审查立案,并通过执行查控系统对某酒店名下的账户、车辆、不动产等信息进行查询,根据示范文本中填写的准确信息第一时间查封酒店车辆。酒店负责人发现车辆被查封后,主动联系法官,表示愿意履行债务、希望尽快解封。短短2天,酒店便将拖欠的28000元工资一次性汇入法院执行款专户,盱眙县法院迅速将该款项划入张某示范文本中填写的预留账户,该案执行完毕,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典型意义】本案是要素式执行申请书在执行程序中高效应用的典型体现。一是使用执行示范文本使执行信息更加完整。相较于传统执行申请书,要素式申请书相当于格式模板,当事人只需“按图索骥”、逐一填写即可,极大降低了撰写难度。要素式申请书统一了格式和内容标准,核心要素齐备、内容完整,促进司法文书规范化,便于数据提取和处理。二是使用执行示范文本提升立案审查效率。要素式申请书将执行依据、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项、财产线索等核心要素分门别类、固定呈现,立案人员可以快速锁定要素信息,缩短审查时间,及时高效审查立案。三是使用执行示范文本有助于权益快速兑现。填写过程中,申请人需详细列明被执行人具体财产线索,避免信息模糊影响执行进度。执行法官通过要素式申请书,可以快速查找财产线索,明确执行目标,抓住执行重点,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执行措施,快速将群众的“纸面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有力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